第(2/3)页 如果挑选了一些特异性极高的世界级文豪,就有可能发生类似用日本文学没法打服西方文学家们的情况。 譬如这个平行世界里就没有出现过写出了《简·爱》和《呼啸山庄》的夏洛蒂·勃朗特。 但这两部文学著作在出版后一直褒贬不一,很多评论家认为它们只拘泥于女性视角和情感探索,过度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挣扎和追求自由的意愿。 这些乱七八糟的言论持续了很久,这两部作品甚至一度在女性地位偏低的国家(譬如日本)被列为不必要读物之一。 直到夏洛蒂·勃朗特去世后很久,《简·爱》和《呼啸山庄》才渐渐得以被“平反”。 类似的情况和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层出不穷。 选择错了,也许会让北川秀的新书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此他对选书文抄这事无比认真,反复对比了两个世界的真实情况,又大量参考了这个平行世界的世界文坛,力求一个尽善尽美的结果。 研究和分析这事比北川秀预想的要艰难许多。 而且涉及到自身的最大秘密,他连找人商量的可能都没。 就这么在家中书房枯坐了好几天后,北川秀终于在翻阅《世界文学年鉴》的过程中,突然想到了原历史中,于2000年发生的一件文学盛事。 2000年,根据《纽约时报》和美国《读者文摘》组织的横跨欧、亚、美、澳、非五大洲千城数百万读者的投票调查,美国文学协会精选出了十部经典长篇名著。 这十部名著代表了英国、法国、俄国、美国等最具世界性代表的世界文学大师和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这一评选活动选出的十部文学著作被称为“世界十大名著”,这个称呼也在后来的许多年来一直被沿用和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这“世界十大名著”首次摒弃了文学作品不分高低贵贱的业内潜规则,而是用简单粗暴的“第一名著”、“第二名著”的方式将它们进行了影响力排名。 荣获“第一名著”的自然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这部旷世之作排位第一,应该是最没争议和槽点的事。 托尔斯泰没能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一大黑点。 在这个文学作品良莠不齐的平行世界,托尔斯泰这个殿堂级文豪的地位更加高了,诺奖官方的愚蠢行为也被喷得更狠了。 有这位大佬的前车之鉴,所以此次北川秀被各种针对,立即引发了不少文学家的ptsd。 可惜“第一名著”已经存在了,托尔斯泰的书也一本都不能文抄。 “第二名著”也是无数人耳熟能详的巨作《巴黎圣母院》。 雨果就不用多说了。 现在有些青黄不接的法国文坛还在用他的余热赚取海量利益呢。 奥德梅松等现今法国文坛巨匠一个接一个争先恐后研究着北川秀的,也是希望能从这位遥远的东方年轻文学家的书里找到法国文学的出路和破局之法。 总不能在百年之后,法国文学的研究者们发现,自雨果后,最有影响力的法文作品是北川秀写的《追忆似水年华》吧! “第三名著”:《童年》。 “第四名著”:《呼啸山庄》。 “第五名著”:《大卫·科波菲尔》。 “第六名著”:《红与黑》。 “第七名著”:《悲惨世界》。 “第八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第九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 “第十名著”:《飘》。 北川秀迅速在脑海里回顾了下这些作品,以及写出它们的文豪们。 去除掉这个世界已经存在的几人,适合北川秀现阶段文抄的显然只有高尔基的《童年》、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司汤达的《红与黑》。 《红与黑》比起前两者在各方面都稍有逊色,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狄更斯,北川秀其实更喜欢他写的《雾都孤儿》和《双城记》,也认为这两部作品在传播度上比《大卫·科波菲尔》要更广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