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1999年4月5日清晨。 刚骑着自行车来到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伊戈尔从门卫手里拿到了北川秀寄来的详细设定集和完整版《童年》书稿。 北川秀最初想通过加密信件或者专车配送的方式把稿子递给伊戈尔,可惜沙俄这边,国立大学对私家车辆管控极为严格,连校区附近的停车场都不能进—— 这事起因得追溯到70年代末的一起私家车闯入大学校舍,司机开枪打死数十名无辜学生的案件上。 自那以后,沙俄国防部和教育部就联合下达了这条政令,且延续了近20年没有改变。 抱着手里沉甸甸的书稿,伊戈尔迫不及待地回到办公室,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刚坐稳就先拆封包裹,取出书稿仔细阅读了起来。 设定集的最前面写有北川秀对他的翻译建议,伊戈尔一字不落的全看完了,并对北川秀的想法深以为然。 一本优秀的翻译作品固然要建立在优秀的原著基础上,但光是原著优秀,并不足以让翻译作同样火爆。 这其中涉及到的细节点数不胜数,伊戈尔提出的只是其中之一。 北川秀受到他的启发,随后绞尽脑汁回忆了一番,把前世知道的所有翻译作品会踩到的雷都一一列举出来,以供伊戈尔参考。 伊戈尔感叹过后,立即着手研究起手中厚厚的设定集。 一个小时后。 “原来这并非纯粹的自传体三部曲啊! 故事从阿廖沙幼年的不公遭遇说起,以点带面,慢慢塑造出了这个独立、完美、自主又深切感怀普通沙俄民众的‘进步战士’形象! 之前阿列克谢他们还担心这部倾向过于‘不正’,《童年》写了太多社会阴暗面,容易引起当局的不满。 现在看来,《在人间》一边加深了《童年》的苦难感和绝望感,一边也在有意识的向更广袤的社会结构扩张,让读者能真正体会到那个时期沙俄社会的全貌。 而最后的那部《我的大学》,则以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为主。 阿廖沙16岁抱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 这个创意绝了!” 北川秀给伊戈尔的设定集里不包含正文内容,甚至连细节剧情都没。 但仅从三部曲的定位和创意,伊戈尔就能充分感受到这是神作系列的雏形,只要按照这个思路写下去,写完,必将哄动整个沙俄,不,应该说是整个世界文坛! 而这一系列的设定集也让伊戈尔有了全新的翻译思路。 “不行,我得立即动手开始翻译《童年》!” 63岁的伊戈尔突然产生了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于是在强烈动力的驱使下,他马上翻开了《童年》的书稿,先开始逐字逐句的阅读和研究。 就在伊戈尔为《童年》的翻译废寝忘食之际,遥远的日本东京再度掀起了一阵“鬼来电狂潮”。 化名为北川直子的梦子在4月号《大众》上连载完了整部《鬼来电1》。 对于这位神秘的白纸新人女作家,身为编辑的落合美砂都知之甚少。 她曾动过靠调查寄信地址的方法去偷偷寻找北川直子,然后愕然发现,寄信地所显示的千代田区菊关110-0001是某汇集了无数日本豪族、上流社会人士的超级别墅区。 在东京地价无比低迷的现在,菊关110-0001的平均房价依旧坚挺,上个月刚成交的一套别墅,一整套的价格约为15.7亿円! 这种别墅区肯定不会让人随随便便调查,落合美砂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没想到她前脚刚回《大众》编辑部,后脚就收到了一封私家侦探寄来的匿名信! 信里言辞犀利的警告了她不要再做这种无聊的事,不然后果自负! 至此,落合美砂终于明白,北川直子在信里说自己对钱没什么兴趣,是真的! 搞不好这是某位财团大小姐的游戏人生之作! 明确了北川直子的情况后,落合美砂不再纠结她的真实身份,而是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了《鬼来电1》中。 这部爆款是她签约的第一部新人爆款,看市场反响,后续的改编企划估计也会迅速落实。 石田泰淳离开后,《大众》编辑部又经历了三次变革,现在是以“业绩+提成”的模式来管理编辑团队,即便是主编,落合美砂也得努力做业绩,否则末位淘汰制度可不会和她“嘻嘻哈哈”。 当然,要是能出《鬼来电1》这样的顶级爆款,编辑们能分到的奖金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鬼来电1》这本书,落合美砂自己也是全程跟读,在收到北川直子的完结稿时,她还特意仔细看了几遍结局。 在此之前,互联网上一直在讨论《鬼来电1》里的“鬼”究竟是真是假,它的目的是什么?它的杀人手段又是什么? 女主由美和男主山下的结局将如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