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好戏正要开场:颠覆行业的创新销售模式!-《我在日本当文豪》


    第(2/3)页

    因为此前北川老师在任何杂志上连载新书,一般那本杂志的首刷日数据都要往三五百万册去了。

    且实体文学杂志的定价偏高,总销量肯定更高。

    但仔细一想。

    一本《文艺》,上百页的厚度,总字数快超30万字,起码有十几名当红作家在上面连载作品。

    除此以外,里面还有许多边角料内容,以及精美的插图和赠品。

    这么多人买它,显然不会全是因为北川老师一人。

    而且线上销售一向不被大众看好,很多人在支付环境不好,有被盗风险的情况下,都不乐意在线上购买。

    这从之前各大文学杂志的线上预售情况就能看出。

    大家之所以一致看衰北川老师极力推崇的“电子阅读”,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即便是北川秀,也很难吸引到海量读者来线上支付,线上阅读。

    可现在公布的平均约100万人的全额付费数据,瞬间便让看衰的人闭了嘴。

    当然,也会有人把这些东西全部归功于北川秀一人。

    反正现在北川秀对于日本文学界,就是一个纯纯的bug。

    所有解释不清的东西搭上北川秀,好像就能解释了。

    奈何这一次,情况不一样了。

    《环界1:铃》能爆火,可以说是北川秀一个人的功劳。

    但《北川文库》爆出的数据里,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着,排名第二的《咒怨》总计更新了15章,同样是10章付费,5章免费,每一章近1万字。

    而《咒怨》的总收入约为2500万円,相当于平均有10万人全额付费了它!

    排名第三的自然是蛇喰丽化名为少女A所写的《空之境界1:俯瞰风景》。

    这部个人风格极为浓郁的轻是一次性连载完的,总计20章,前5章免费,单章字数依旧是1万字,《北川文库》统计的总收入约2850万円,相当于平均有7.6万人全额付费了它!

    确实,除了《环界1:铃》外,排名二三的轻只有它不到十分之一的付费人数,看起来恰好佐证了北川老师是顶流,是他一个人撑起了《北川文库》的言论。

    但稍微对数据敏感一点的专业人士,或者是那些死死盯着《北川文库》的同行,很快就从一系列的销售数据里看出了端倪。

    《北川文库》里排名垫底的那部,总收入也有约140万円。

    按照《北川文库》披露的作者福利待遇和合同模板,因线上销售模式不存在实体书印刷和宣发成本,故出版社愿意和原作者进行总收入的五五分成!

    也就是说,即便是收入最差的那位作家,三天不到的时间,也能到手约70万円!

    当然,现在的高销量一部分源于他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部分源于流量是在前面先被吃了,后续的收益显然不会这么高。

    但不管怎么计算,收入最低的那位作家,一个月估摸着也能拿到超300万円的稿费!

    很快,就有东大经济金融部的一位教授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了这看似不科学的稿费收入,以及《北川文库》在经济学上可能会给整个文学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

    “.我们以北川老师为例好了。北川老师的出道作是《且听风吟》。

    众所周知,《且听风吟》拿了群像新人赏,当初的讲谈社是以一张稿纸6000円的价格支付了北川老师总计税前69万円的连载稿费。

    我特意调查了一番我国的文学市场。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停滞不前,文学家们的稿费收入也到了瓶颈期,稿费单价稳定了有起码十年时间。

    一般的出版社,给予作者的稿费单价为一张稿纸2000円,头部出版社则是一张稿纸5000円。

    北川老师是新人赏得主,因此能拿到更高的一张稿纸6000円的单价。

    但以上数据也表明,北川老师《且听风吟》的稿费算是偏头部作者的稿费——在头部出版社的核心杂志见刊,拿的还比平均值高。

    一本12万字不到的,这样的偏头部实体文学家,也就拿税前69万円的稿酬。

    那么《北川文库》的底层作者拿多少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