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翌日,母亲和妍子秘密会面,母女俩交谈后抱头痛哭,央求着北原浩带她们去雾津市人权保障中心。 到此时,北原浩才意识到事情和他所想的有点不一样。 他连忙开车载着两人去见了真子学姐,然后由她引荐,去往了雾津市人权保障中心。 当天晚上,北原浩被真子学姐约了出来。 “唉,每次看到这种糟糕的剧情,就不太敢继续看下去,但每次又会被北川老师的文笔勾起欲望.” 菅直人的手指卡在了书页上。 他大概知道真子学姐会和北原浩说些什么,那些残忍而真实的现象,已经被各大媒体争先恐后地报道了出来。 媒体和社会各界只想着怎么借慈爱集团的热度炒作,赚取流量和眼球,丝毫不关心受害者们的心情和隐私。 然而在大势所趋下,连首相内阁都在鼓励媒体们曝光这些事,他一个厚生省大臣又能做什么呢? 《熔炉》里用妍子母女的视角重新阐述了一遍学校领导们的暴行,让菅直人对整个事件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官。 他也好,北川秀、社会各界人士也罢,都是事件的旁观者、观察者。 当事人的喜怒哀乐没法映射到他们身上,他们也难以升起什么真正的同理心。 因此媒体的做法,又何尝不是他们对这件事的态度呢? 而此时此刻,看着书页,看着血淋淋的文字,菅直人终于感受到了不同的视角。 受害者们不是一个个没有温度的名字,而是真实存在,活着的人群。 他们,才是事件的最中心。 “我向人权保障中心的朋友打探过了。他们说妍子几天前在学校遭到了性侵,而且是校长干的。” 北原浩看着真子学姐,瞪大眼睛,难以置信。 这些话太突然了。 解救妍子在他看来,无非是让孩子少受一些暴力教育。 毕竟雾津市只是一个小地方,里面的老师估计大多是本地稍有学识的人,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职业教育。 “棍棒教育”也是日本农村地区流行的教育模式,很多乡间学校都在沿用。 这些聋哑孩子比一般孩子更敏感,北原浩不排斥“棍棒教育”,但觉得对这些残障孩童使用,未免有点过分。 这就是他救下妍子,并联络她母亲的原因。 可实际上的情况,似乎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妍子自述,说是被拖到学校厕所里.几乎接近性暴力.我是这么认为的.” 真子吃着烤土豆,沉默了片刻,还是一五一十地对北原浩说了出来, “我实在想象不了他为什么会这么干——她的年纪还这么小。” 说完这句话后,真子罕见地闭了嘴。 北原浩这一生有好几次“如遭雷劈”的经历。 譬如当年父亲因交通意外离世; 在自卫队服役期间被长官毫无理由地殴打且束手无策时; 还有听到昔日的学生明希自杀时。 这些事是人生在世不得不经历的,可以一边喝清酒一边向朋友们倾诉。 可现在听到的这件事. 这不像是雷劈,更像是有人在不断地痛打他的后脑勺,像是接触了强电流,全身战栗,大脑根本没法思考。 “你说什么.” “难以置信吧。我也一样。可是孩子陈述的内容相当一致,而且很详细,到了令人恐惧的地步.” 真子的表情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年近六十,慈爱聋哑学校创办人的儿子兼校长,只要他想要,什么女人应该都能到手。 街道上站满的妓女、沙龙、咖啡馆、酒店、按摩店、情趣电话沙龙. 在这个世道,贩卖自己的性器官赚钱的年轻女人,就像是躺在砧板上的鱼一样,到处都是,没什么稀奇的。 可他偏偏要对女孩下手! 难以言喻的恶心感直冲北原浩的咽喉,也让喝着咖啡的菅直人莫名难受。 慈爱集团已经被一锅端了。 第(2/3)页